青少年成长

新时期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

新时期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

这个时代最焦虑的是谁?

 

答案是:家长。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家长,只要有孩子,就都焦虑。

 

我们来回顾一个人成为母亲之后的“焦虑历程”。

 

婴儿时期的焦虑:孩子总哭怎么办?半夜喂奶换尿布这些就不说了,孩子才刚出生,动不动体温就上去了就发烧了,孩子能熬得过去吗?

 

1-3岁的焦虑:好不容易孩子熬过了最脆弱的阶段,新的问题又来了:不好好吃饭、开始有自己的脾气、别的小朋友都上各种班了,TA却哭闹着不去,这落后了可咋办呀?

 

3-6岁的焦虑:到了上幼儿园的阶段,挤破了头想给孩子挑最好的幼儿园上,可总是被各种条件所限制,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又被各种兴趣班压迫,精力和财力的双重付出让人疲惫。

 

6-12岁的焦虑:孩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了,大人是轻松了不少,但孩子的学习可一刻不能松懈。补习班继续报,成绩好了才有望能继续读好的初高中啊。

 

12-18岁的焦虑:孩子的叛逆期来了,跟父母沟通不畅、难以管教,还学会了早恋?这怎么行,注意力只能集中在学习上啊,这样下去高考不得翻车?但又找不到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渠道,只能以各自的方式强行上,引发更大的矛盾,心累。

 

18岁至工作的焦虑:好不容易毕业了,但找的工作是个啥么,不是铁饭碗,没有保障,风险大,工咨也不高,这样的工作干下去有什么意义?得想办法帮孩子调工作,把孩子调到身边来,这样我我才放心。

 

工作后:找对象的焦虑、结婚的焦虑、生孩子的焦虑、带孩子的焦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轮回”。

 

【图片源自网络】

 

家长累不累?肯定累。爸妈是什么,就是怀着一颗好心、干着最累的活、到头来还最不被孩子理解。尤其是在青春期和工作后,意识鸿沟直线增大。

 

其实,不是父母错了,也不是孩子错了,是方法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假如你是父母,扪心自问一下: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过的这么累吗?应该是不会的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为新时期家长,在孩子的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父母关系如何处理。

 

一、放弃权威,多些陪伴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过来人。在我们还不谙世事的时候,他们吃的盐确实比我们吃的饭还多。但是,年轻人需要的不是你教他们“这桥不能过,我之前走过,年久失修,有塌的风险!”,他们真的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你能在边上看着或陪着TA,让他自己亲历一遍,让他亲身感受这座桥确实存在危险,TA意识到之后会自己避免危险的。又或者在继续向前时,作为家长的你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从危险的边缘拉回,这样的互动经历,比重复说一百遍“这里有危险”要管用的多。

 

你知道吗,孩子一般不会把父母视为权威,可能老师、同学、领导都是,但父母却不是。所以,停止用权威的身份去和孩子交流,他们需要的是陪伴和理解,身边的“权威”已经够多了,最亲近的父母,还要用严苛又严厉的方式来和孩子相处吗?

 

【图片源自网络】

 

二、换位思考,多些理解

 

现在的时代和过去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除了物理定律,所有的规则条例都只在当下适用,换个情境就会有其局限性。更何况是交朋友、找对象、选工作这些事?

 

换位思考,不是单纯让家长阐述“如果我是你,我就这样做”,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置于孩子的立场,思考“我背负的是什么、我面对的是什么、我期望的是什么”,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理直气壮跟孩子说:“孩子,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

 

都说要多些理解,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如果轻易就能做到相互理解,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矛盾了。作为家长,经历的一定比孩子早,但在时间线上看,最终经历的不一定比孩子多。理解是相互的,有的家长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孩子营造和谐的相处模式,但一定不要失去耐心甚至是放弃,大人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更何况是孩子呢?

 

总之,新时期的亲子关系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也正是因此父母才会比以往更为焦虑。焦虑有时不是因为孩子,而是自己给的。所以,想通过解决孩子的问题来减少自己的焦虑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家长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自我态度,才能“自我救赎”,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如何健康成长

下一篇: 心理学教授说出真相:大学不是人生的起点,工作也不是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