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

漫谈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格及其教育

漫谈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格及其教育

人格教育是当前国内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相关的讨论不少,但取得的共识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格是什么,谁都知道,但谁都说不清!”(What is personality?Everybody knows, but nobody can tell!)(Pervin,1990)正是由于人格究竟是什么都难以精确限定,不同地方、学校的人格教育在实践中也各有侧重。如,有的教育工作者将心理素质作为人格教育的重点,而有的教育工作者却将道德品质培养作为人格教育的关键,还有的教育者将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作为人格教育的首要目标。虽然大家所倡导和实践的都是人格教育,但实施操起来却千差万别、各具特色。
  在汉语中,人格教育中的”人格”和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样,是一个非常”大”的词。这使得一些人在倡导人格教育的同时,有意无意把”人格教育”当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结果,在他们的定义中,什么是人格教育?什么都是人格教育。在如此操作下,人格教育看似恢宏壮观,但实质上,这样的人格教育也就成了素质教育,也就成了全面发展教育,也就成了教育本身了。而这种人格教育,根本没有操作性,只能是研究者们热议一番,嘴里痛快一下罢了。
  人格教育的”扩大化”还是和人们对人格本身的认识有关,人格教育的开展必须源自对人格概念清晰而具有操作性的限定。就心理学科而言,人格是一个传统上的研究内容,它所指的仅仅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持久的、带有倾向性的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概括起来可以用以解释其行为。换言之,心理学上的人格指的就是人们之间彼此不同的行为习惯背后的性格特征。

  那么,心理学是如何对人格进行考察,人们的人格结构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天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首先提出了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他认为,”语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明确的、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个体差异都最终会编码到他们的语言中去;这种差异越重要,它就越可能由一个单独的词来描述。对从自然语言中获得的人格词汇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一组数目有限的特质,用以代表这一语言背景下的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特点。”用简单的话来说,如果想考察人们的人格结构,知道某种文化下人格构成的侧重点,那么通过对语言中相应的人格词汇进行归类整理,就可以据此探究出人格结构构成要素。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关于马的词汇非常丰富,这说明马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类比一下,在某一语言体系中,如果在对人的描述中某类词汇非常丰富,就说明该类词汇构成了该文化内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这样的理念,中西方的心理学者们对不同文化下人格结构进行了探讨,也取得了一些非常有影响的发现。在西方学者的一系列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大五”人格结构,即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格结构主要由外向性(Extraversion)、愉悦性(Agreeableness)、公众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五种因素构成,西方人人格上的差异也主要源自这些因素构成水平上的不同。受西方研究的启发,大陆和港台的一些研究者也采用相同的手段,对中文语言中所包含的人格词汇展开了考察,进而探究出中国人人格构成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以下七方面的内容组成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主要成份:
  一是外向性,包括活跃、合群和乐观三个因素,它反映了人际情境中的活跃和积极水平,也反映了个人自身的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二是善良,包括利他、诚信和重感情三个因素,它反映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正直的内在品质和对他人的基本态度的特点,是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利他表现;
  三是行事风格,包括严谨、自制和沉稳三个因素,它反映的是在工作中体现出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四是才干,包括决断、坚韧和机敏三个因素,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
  五是情绪性,包括耐性和爽直两个因素,它反映的是情绪稳定性的特点。
  六是人际关系,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因素,它反映的是人际交往中温和友好、热情主动的特点。
  七是处世态度,包括自信和淡泊两个因素,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态度。
  这七种成份被称为人格的”大七”结构,构成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主体,这也是近期中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发现。通过这七种因素,不仅可以对一个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做出描述,同时,通过比照西方的”大五”人格结构,我们也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内人们对于”如何做人”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在七个因素中,包含或者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人格特点就包括了外向性、善良、情绪性和人际关系四大方面的内容。即使在情绪这样一个维度上,虽然中西方人格结构中都有所体现,但在中国的人格结构内,情绪维度所反映的并不是所有的情绪性内含,而主要是包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性特点。
  其次,中国人的人格特质里更多包含社会判断的内容,比如”善良”构成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格的独特维度。中国人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更容易从价值判断、道德品质的角度来区分一个人。这也可以从中国人对人的描述中,带有评价意义的形容词占了最大多数得到验证。
  再者,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关于工作中的特性描述也比较突出,才干和行事风格因素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工作中的能力、态度以及个人特性的要求。一个在工作中严谨自律、果断灵活的人无疑更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最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也包括了处世态度这一更高层面内容。一个人在对人生事业的基本态度上是否达观自信、是否淡泊明志也是人们所看重的。
  总之,从心理学的视角中,处世态度、工作表现、人际关系以及道德品质是构成一个人人格主要成份,相应的,心理学眼中的人格教育也应该据此而展开,它包括引导受教育者处理好对自己的要求(”善良”)、与他人的关系(”外向性、情绪性、人际关系”)、对任务的投入(”行事风格、才能”)以及对世界的态度(”处世态度”)等内容。

  可以说,心理学对人格概念的限定并不复杂,相应的人格教育内容亦离操作不远。然而,回望我们当前的教育现实,我们的人格教育开展得足够吗?我们的人格教育做出了实效吗?
  答案并不乐观。相对于强大的知识教育的压力,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中对学生人格上的重视严重不足,缺乏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辅导便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一直以来,中国人是强调人际关系的,这在中国人人格结构中也有突出的表现。与以往不同,当前的学生由于国内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常常出生于典型的”421″家庭中,缺乏同龄人交往的基础,学校之外的人际沟通锻炼也少,在同伴交往必然更容易遇到挫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学校系统内,关于人际关系的辅导应该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知识学习的强调重视,更多的对学生人际冲突的置若罔闻,更多的对学生青涩恋情的不闻不问。笔者接待过的一个案例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家境殷实的孩子多年来学习成绩尚可,但很少和同龄人玩耍。家长还曾经为此窃喜,孩子爱学习而不爱和别人玩岂不更利于成绩的提高,这是好事情啊。然而,现今孩子的表现却令家长忧心忡忡:高中之后,他还是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心中虽然渴望融入同学之中,但却处处遭到同伴排挤,最后也因此抑郁寡欢,退学在家。一个学习成绩再优异的人,没有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内,也难以成为最后的成功者。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而我们的教育者却于此疏于指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许多教育工作者看到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也很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但是,这其中的教育付出与教育成效却往往难成比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人格教育方法上的陈旧和单调。比如,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但在教育措施和方法上却鲜有进步,导致最终的成效并不明显,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榜样教育的失效。曾几何时,国内大大小小的榜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有了这些榜样振臂一呼,便会应者云集,学生们前仆后循榜样而去。不可否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将榜样用到人格教育中却是有条件的。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群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撰写雷锋的故事,另一组回答日常生活琐事;同时对他们人格的自尊水平做出测量。最后,提出一个助人的情境,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在公车上让座的可能性。结果很有意思,首先,撰写雷锋故事的那组被试并没有因为想起雷锋而做好事的欲望上升;其次,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对那些自尊水平比较高的大学生而言,提及雷锋反倒降低了做好事的愿望,他们对自己让座的可能性评判更低。这样的研究至少表明,与小学生真心实意学雷锋不同,当人们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层次,榜样的力量会降低;而且,对于那些自尊心颇高的人们来说,极端榜样的提出,可能还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这也提醒我们,在人格教育中,教育者必须把持开放的心态,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内外多元的教育手段,才能避免我们的人格教育事倍功半。
  站在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立场上,笔者关于人格教育的一个基本建议是:在人格教育内容上,应该做减法,只有精简的人格教育内容才会使得教育实践具备操作性,而不会流于宽泛;在人格教育方法上,应该做加法,只有多元的人格教育方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实效;在重视人格教育上,应该做乘法,希望更多的人在关心学生们的成绩之外,关注他们的人格成长!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如何健康成长

下一篇: 心理学教授说出真相:大学不是人生的起点,工作也不是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