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探索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探索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就应开始,基于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无法保障课时的现状,提出“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新思路,在高中三年的每个学期都安排相应任务让学生完成,学生在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得到锻炼。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25-03

一、择业故事引发的思考

马某在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一开始就想做一个软件工程师,正好和自己专业对口,但是他从论坛上发现软件工程师是一个青春职业,35岁以后就有被淘汰的可能,而且工作压力非常大,于是他想去卖包子,因为他看到楼下卖包子的人生意很稳定又没有压力。后来因为家里反对,他放弃这个想法转而去公司应聘。他首先想到的是销售,因为很多公司高层领导都是从销售开始做的,但是求职没有成功。他想做IT培训讲师,还是没有成功。他又找了很多工作,但都没有成功,变得非常失望、焦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被社会所接受。于是他去上网、玩游戏,这样可以暂时缓解焦虑。到最后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他决定考研。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挖掘出哪些信息呢?——马某在上大学前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得思考如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正好是马某面临就业时遇到的问题:

1.与所选专业对口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吗?

2.自己的抗压水平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吗?

3.自己选工作会遇到家人的干涉吗?

4.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吗?

5.求职遇挫应如何应对呢?

这些问题应该在高中时期开始思考,才不至于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结果却找了一个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那么,高中时期应如何思考这些问题,有没有专业的指导呢?这就属于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

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先被提出后便发展得如火如荼并渐渐走向全球。生涯规划包括自我探索(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外部探索(职业、大学、家庭)以及能力培养(自我控制、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理想、对未来的规划与当下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意志力,让学生过有目标的校园生活[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与纲要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而且能为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及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我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生涯规划教育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有些地区走在前列,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些地区刚起步,正在摸索,遇到很多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完中校,福建省二级达标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比同级学校优异的成绩,而我们的学生刚入学时的分数比其他同级学校低。这意味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要花在考试学科上。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参与的老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相关课程。高一时的心理健康课纳入课程表,我们针对高一开展生涯教育是利用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刚好两个科目在教学专题上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涉及认识自己、自我控制、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主题。但是高二、高三就没有课时了,如何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呢?只开展一学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能拿着高一学到的生涯规划知识去指导高三的志愿选择,因为中间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势科目、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等会发生变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只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做法。

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

针对课时不够这个问题,我们想出“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老师引导”指是的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朝任务的指向去努力。“学生自主探究”指的是学生通过老师分发的相应的知识提纲及完成任务的指导,自己想办法完成任务,以此实现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这就摒弃过去“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变成“老师抛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式。具体而言,课程表上没有“职业生涯規划”这节课,但是学生的评价表里有综合实践课,我们可以把生涯规划当作学生的综合实践的一部分,定期给予学生任务,并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记入综合实践考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相关资料的场所有学校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电脑室等;可以寻求的帮助有向各科任老师询问,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询问,向德育处、团委会、教务处的老师询问,向家长、亲戚朋友询问等;学生需要的专业帮助有心理测评、志愿填报指导等。这些资源都是存在的、可利用的,但前提是学生主动寻求,如果缺乏主动性,不但无法利用这些资源,而且很难较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在学生寻求帮助的同时,相关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社交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布置后要规定完成时间,时间一到以班级为单位公布完成情况,这一措施可以让班主任共同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每学期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不会多,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这样既实现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举个例子,生涯规划里面有自我探索的内容,怎么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呢?老师在学期初布置一个任务——完成一篇有关“我是谁”的作文,同时给学生一份资料,内容包括:认识自我的途径;自我的内容;气质类型;性格倾向;价值观等。完成任务的步骤有:1.学习本资料;2.根据资料的关键字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加深学习;3.找心理教师做心理测评或上网做;4.向语文老师请教作文的写法。等学生完成作文后,还要根据学生作文的情况,再对学生普遍缺乏理解的内容做深入的讲解,或者将之前分给学生的内容再综合讲解一遍,这时可以通过讲座来进行。endprint

五、生涯规划教育的行动计划

生涯规划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自我探索、外部探索以及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可以在平时的心理健康课及其他学科中进行渗透,并且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实现对能力的培养。自我探索、外部探索就需要老师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

在高一上学期,应侧重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原因是让学生将职业探索与学科结合起来,了解每个学科将来可以对应哪些职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而且每科老师都可以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避免师资不足的问题。每科老师都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绘制学科职业靶心图,靶心图四个同心圆代表四种不同层次的职业门类,第一个圆中的职业需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或职业教育的一、二级证书;第二个圆中的职业需要获得职业教育的三级或四级证书或具有三年相关工作经验;第三个圆中的职业需要具有高等教育专科文凭或职业教育院校的专科文凭;第四个圆中的职业需要至少具有高等教育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文凭资格[2]。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就是:选择一两门你最感兴趣的科目,探索它的职业前景,制作相关手抄报。可以自行查阅资料或向科任老师求助。最终的成果可以展示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观学习。

在高一下学期,侧重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完成一篇有关“我是谁”的作文(详见上文)。

在高二上学期,应该侧重学生对职业的了解,途径就是采访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向他们了解职业的各项情况,最后撰写一份心得体会。“老师引导”体现在事先制作职业采访表格,见表1,“学生自主探究”即学生根据职业采访表格的内容寻找不同职业的人一项一项调查。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完成至少三个针对不同職业人群的采访,除了找老师外,还可以找亲戚朋友,或学长学姐,或不认识的职场人。学生完成后的采访表格择优进行展示,由此多了一个让学生了解其他职业的途径。

学生在完成这份表格时,就在实践中不仅学习了人际交往,而且也锻炼了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二下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人职匹配探索,在前面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将要从事的职业,可以选择五个并按喜欢程度依次排列。“老师引导”的做法是给学生做专业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分发“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量表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对照老师分发的材料,可以找出自己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再跟自己之前所排列的五个职业进行比较,有一致的职业便是最佳选择,如果没有一致的,就需要向老师请教。

在高三上学期,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是了解各大院校开设专业及报考要求。老师也会搜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一方面对自己想报考的专业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有目标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在高三下学期,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在学生做好一系列准备后,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家庭情况、专业要求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也最可能考上的专业。

六、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关注学生当下学习情况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学生今后何去何从,只有学生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并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职业,才算教有所成,学有所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校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希望在今后不断的努力中,我们的方案会更加充实更加切合实际。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如何健康成长

下一篇: 心理学教授说出真相:大学不是人生的起点,工作也不是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