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

发现孩子撒谎时,这件事一定不要做

发现孩子撒谎时,这件事一定不要做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一点没错的。孩子从出生直至进入幼儿园之前,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和成长的。即使到了上学的年纪,除了在幼儿园或学校的时光之外,剩下的时间也基本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很多家长特别头疼:那就是孩子说谎的问题。可能只是为了几颗糖果,又或者是为了弄清楚某个问题而喋喋不休,过往的“经历”让他们渐渐明白,如果直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要求,可能是一件颇有风险的事。所以,在孩子还小但已经会思考和表达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之所以说谎,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想法或感受。

 

为什么表达自己的要求会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呢?这和家长的给予的反应有关。哪怕只有一次,孩子在说出自己想要某件物品、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得到的却是父母的批评、训斥、甚至是恐吓,孩子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在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足以应对父母这种反应的能力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越来越多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受到更多的训斥和批评

 

(图片源自网络)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他们的严厉教育可能是为了不让孩子的言行冒犯到父母或其他人。这是没有错的,孩子确实需要对他们的言语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或伤害更加敏感,毕竟“童言无忌”,孩子需要学习和获取一定的自我约束的能力,但训斥和苛责绝不是正确的方法。

 

与大人相比,小孩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像大人那样理解和思考。如果这时候,父母只是一味地以大人的角度去教育、批评、阻止孩子说实话,那么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从小孩出生那一刻起,所有孩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与家人密切相处、来自父母的支持和接受的重要性。一旦他们不能感受到父母给予的安全感、或意识到与父母之前的连接变弱时,就会感到焦虑(年龄越小的孩子这种感觉越强烈)。所以,为了避免说出真实想法却得到父母“负性反馈”,孩子必须谨慎对待自己说的话,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撒谎之外孩子别无选择。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父母严厉对待孩子的某些真实想法,也不是孩子因为某件事撒谎了,而是在发现孩子撒谎后,父母处理孩子撒谎这件事时错误的教育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

 

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有极高的自尊心,而且随着认知的变化,他们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追求欲望越来越高。有些孩子为了更快融入圈子或集体,会编造一些谎言来提升自己的形象或位置,以此来弥补自认为的某些不足。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这种谎言不重要,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被父母知道,这个问题就可能被严肃对待。然而,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耐心教导,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更为直接和武断:惩罚式教育。

 

可能是体罚,也可能是无休止的喊叫和谩骂,反正不可能是听孩子解释。在孩子开口之前,奉行“惩罚式教育”的父母已经预设了自己和孩子之间惩罚与被惩罚的关系,接下来的一切都让孩子感到害怕和不被接受。暴风雨过后,看似孩子接受了自己犯了错误的事实,但孩子从这件事中唯一学到的就是:今后要撒更多的谎来保护自己。

 

而且,这种恐惧和应对方式(撒谎)会泛化到生活其它情境中去。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情感确立中,会因为害怕对方可能做出的暴躁反应,而主动去避免很多冲突、场合和关系的建立。父母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言行不但没有让孩子改正撒谎的行为习惯,反而“促使”了孩子说更多谎言。

 

父母的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好的,只是使用的方式错了。不要使用“惩罚性教育”,下次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一定要耐心、温和地和孩子进行沟通,询问孩子为什么要撒谎以及撒谎的感受,只有充分让孩子表达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为什么会撒谎。同时,要告诉孩子理解撒谎的潜在风险,帮助孩子逐步认识到做一个诚实的人的重要性。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如何健康成长

下一篇: 心理学教授说出真相:大学不是人生的起点,工作也不是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