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

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心理医生,变态或是白痴?

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心理医生,变态或是白痴?

在当前的影视作品中,很难看到心理医生的正面形象。他们或是自身就是变态(如《沉默的羔羊》),或是弱智的形象(如《考试一家亲》中的心理医生)。总之,好像很少看到一个正面的心理医生的形象,影视作品中充满了对心理医生的戏谑和嘲讽。包括两次春节晚会的小品中,前年一次是把宋丹丹把一个陪人聊天的服务人员自称为psychologist,今年赵本山更是以心理医生为职业来进行根本不符合心理辅导技术和原则的“话疗”。心理医生究竟给普通人留下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整个影视行业对心理医生的看法竟是如此?其它的行业好像很少受到影视界这样的待遇。

个人认为,如下内容是其重要原因:

心理医生在一般人的心理中,是一种比较神秘的职业,而且并且认为心理医生能够看透人心。这样,对一般人而言,心理医生的职业既让人向往,又让人感到威胁,因为你看不透心理医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对一般人而言,心理上是不平衡的,我内心深处的弱点全让你看到,而你我却什么也看不到。

这样,为了找寻一种心理平衡,我们在影视上就看到了更多的失败的心理医生的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心理医生的神秘感,也满足了普通人的需要,即也看到了心理医生不完善的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即使是心理学发达国家的影视中也对心理医生充满了误解的原因。中国人更容易是这样,比如中国人对待龙的态度,龙控制着人间的降水,人必须有求与他,反之龙并不求于人,所以中国人就在节日里舞舞龙,戏弄一下他。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上对心理医生的戏谑也是这样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起来了,我们国家心理医生的影视形象也不容乐观。

上一篇: 良好作息的心理益处

下一篇: 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应该来读一读下面这几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