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吗?
-焦虑!
-我也焦虑!
我们乘上了时代巨变的列车,身边万物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节奏快了、内容多了、需求不一样了…… 随之而来的,压力和焦虑也多了。
生活不公平,生活也很公平。焦虑情绪,大家共享。
无论身份地位的高低、无论职业性质、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语言不论肤色,都会被焦虑情绪所困扰。尽管各自焦虑的问题不同。
而且焦虑情绪会传染。一不小心,就会被身边人的焦虑带跑偏,原本愉快的一天,一瞬间跟被浇了盆冷水似的,陷入负面情绪出不来。
(图片源自网络)
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好,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从焦虑情绪中走出来吗?
因为焦虑的过程太痛苦了,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满脑子都是焦虑的内容,而且越想越会把事情描绘严重,往往考虑的也都是最坏的结果,没有任何缓解作用。
如果你正在被焦虑或未来某一时刻要被焦虑“折磨”了,不妨试试下面的办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也许有一条正好能帮到你。
你刷朋友圈吗?刷微博吗?看头条吗?刷金融新闻吗?听广播吗?
那你有计算过自己每天会花费多少时间在做这些事情上吗?
对比从前,信息获取的渠道迅猛增多,信息获取量也大到惊人。每天,会有各类消息通过各类平台涌现到我们面前,然后我们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内容。
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信息涌入本身就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压力。当人很难静下来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焦虑的情绪就会产生。“我是刷微博呢?还是看抖音呢?”带着这种疑惑,我们在不同的平台之间来回切换,然后持续焦虑。
同时,网络信息繁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当网络信息与我们本来所持的观点不符、或与别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很少有人能做到内心平静不去理会。
性格刚烈一点的,和对方辩论几句,辩赢便罢,输了自己一肚子气;性子柔一些的,不和对方争论,但这件事却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只能生闷气。
你看,如果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会被“做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且不会被网络上的不同声音或消极情绪带偏,那么各类社交媒体软件可能不会给我们造成过多的焦虑。
可是如果既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也缺乏果断决绝的性格,那我们可能会在网络社交环境中迷失自我。毕竟很大一部分的空闲时间中,我们都是把自己交给了网络。况且,大部分网站和软件都会根据你的搜索或浏览记录为你推荐相关的内容,这就导致我们遭遇“网络焦虑”的风险大大提升
(图片源自网络)
想改善“网络焦虑”吗?
如果可以,删掉不必要的社交软件,从根本上杜绝焦虑的产生。但如果不够决绝,删除软件这件事情本身就会让人倍感焦虑。面对那些让你倍感焦虑的人,静音、取关、拉黑、删除,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决定要保留所有或大部分社交软件吗?
那就给自己设定严格的“社交时间”和“社交顺序”:每天几点-几点使用哪个社交软件,接下来的时间再刷新哪个软件。
类似“番茄工作法”。任务在身?设置一个25分钟的“任务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专注于完成该任务,中途不可以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情。“任务时间”结束后,可以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接着持续设置25分钟的“番茄时间”,直到任务完成。
当所有事情变得井然有序的时候,焦虑会随之减少。
(图片源自网络)
当你焦虑的时候,没有人比你更懂你的感受。每到这个时候,自我心理暗示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来进行刺激,已达到预期的某种目的。
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先停下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其它的方式,可以用来审视我目前的情况呢?”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原来固有的“对压力和不确定事件的过度反应”的思维模式。
焦虑也会让一个人感到孤独和孤立无援。
当你没有从所处的圈子内得到来自身边人的共鸣时,可以在心里默想一个你所崇拜的人,然后问问自己,如果是那个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会怎么做?这样或许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些灵感。
很多人的焦虑,是因为对“他人的情感”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你所有的焦虑都来自和自己的不和解吗?可能并不是。面对他人的不合理行为,对自己说“事情不是因我而起,我也不是治愈良方”。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多喝水真的有助于减缓焦虑。
研究表明,保持水分是改善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因为水可以向大脑输送营养物质,消除毒素和炎症,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疼?喝点水;
焦虑?也喝点水吧。
除了喝水之外,还有一个通过自己就可以达到缓解焦虑的方法:制造幽默和平静。
在难过的时候制造一些幽默和平静对缓解焦虑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缓解焦虑而采取的某些方法不但没有起到缓解的作用,反而是凭空增加了过多焦虑感。越是down的时候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但制造幽默不会,因为这件事不需要耗费你太多的精力就能帮你达到分散注意力的目的。
(图片源自网络)
有时候我们需要换掉彩色的眼镜,看看污迹和阴天是什么样子的。“放弃想要控制事情的结果”能让我们更好地接受目前的焦虑处境。
上一篇: 《优雅重启:节后回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