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生气的事情,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利益得失。
那么,你经常生气吗?
如果是,接下来就随着小曼看一则美国心理学家艾尔玛的实验:
艾尔玛使用玻璃管手机不同情绪下人们呼出的气体,然后将玻璃管插在摄氏零度、冰水混合的容器内。结果发现: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体会凝成澄清透明、无色、无杂质的液体。而生气时呼出的气体凝结的液体呈现紫色的沉淀。研究人员将这种液体叫做“生气水”,并把“生气水”注射到小白鼠的身上,几分钟后,小白鼠居然死了。
(图片源自网络)
可见,生气对你的身体健康影响多大,它不仅会损害你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你心理健康的发展,给你带去精神负担。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个体感受并认识到刺激事件后而产生的身心激动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包括喜、怒、哀、惊、恐、爱、恨这七种最普遍的表现。这七种表现包含了情绪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当外界对你施加某些刺激时,你的内心就会对这些刺激产生主观体验和感受,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例如,你在生活中总是受到戏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怒火中烧的情绪,但是即使你火冒三丈也无济于事,反而会伤了自己的身心。
(图片源自网络)
再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一同感受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爸爸为了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给孩子一袋钉子,让孩子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家里院子的篱笆上面钉一根钉子。
男孩钉了三十根钉子,后面几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钉子容易多了。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告诉了爸爸这件事。
爸爸听了以后说道:“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钉子最后全被拔完。爸爸带着男孩看着空空的篱笆,说道:“儿子,你做的很好。”说完伸手指向篱笆上的小洞,接着说:“儿子,看看这些洞眼,钉子虽然都取下来了,但是这些洞眼永远也不能恢复。这些洞眼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时说的难听的话,给他心里留下的一道伤口。”
(图片源自网络)
许多人都知道发脾气不好,但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别人宣泄的负面情绪就像在对方心理钉钉子,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在那里。
一遇到不高兴的时候,就乱发脾气,久而久之,就难以与他人建立牢固且持久的人际关系。就会失去真心交往的朋友,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孤单。
爱生气、爱乱发脾气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时刻想着自己,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做自己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这种自私的表现,既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同时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自己尊严或者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就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情绪非常激动一时控制不住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缓解激动的情绪。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火气平息呢?
转移注意力。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把对人的发泄转向对物或者空间的发泄,这样或多或少会减少人际关系的矛盾,以及对他人的伤害。当你想发火时,赶紧转移视线,立即离开现场;也可以深做呼吸与别人交谈;或者外出走走,到无人处大声喊叫甚至破口大骂;还可以通过哭泣来排泄内心郁闷。总之,做到不对人发泄,你的人际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平心静气。美国心理学家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让人心平气和的三法则:首先降低声音;其次放慢语速;最后胸部向前挺直。声音对自身的感情有催化作用,降低声音可以缓冲已经冲动的外在表现。当一个人代入感情地表达自己时就容易加快语速,提高声调,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放慢语速来减缓冲动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情绪激动的时候通常胸都会前倾,是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姿态就容易增加怒气,因此,这个时候如果将胸部挺直就会淡化冲动时带来的紧张气氛。
避免抱怨。抱怨能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让你看到的总是生活中的阴暗面。抱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放在心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最后只是自食其果。如果抱怨上瘾,不但人见人厌,自己的性格脾气也会改变。常常抱怨的人总是原地旋转,自以为是的咒骂眼前的“阴暗”,却不知这片“阴暗”是自己的影子。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心态,重新判断。
重新判断。当负面情绪迎面而来时,你要自觉地从一种比较积极的角度看待他人对你的“冒犯”。比如,你开车的时候遇到有人超车,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个人大概有什么急事吧。”或者“也许是我开的太慢了”。那么,你就不至于发火。这种方法是经过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巧用幽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面引起的。因此,保持乐观对人们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幽默是宣泄积郁、制造心理快乐的良方。学会幽默,你就会拥有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心理,乐观面对失败。学会幽默,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忧,心怀坦荡,豁达面对人生。幽默同时也是一种与人友善的科学方法,能够帮助缓和冲突,化解矛盾。
淡定从容。淡定从容是一种自由,一种自我解放。淡定从容的人为人做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不暴不弃,虽然挫折但不沮丧,虽然成功但不狂喜。所以日常生活中,培养平和的心态,拒绝急躁,才能使我们避免误事,才能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 《优雅重启:节后回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