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是什么让道歉变得空白无力?
有没有这种时候,当你做错事或者伤害了他人时,即使你道歉了,对方依旧不认同你也不接纳你的道歉,你们之间的气氛并没有因为道歉的而缓和,这里面绝大多数原因在于你道歉时措辞不合适,这也是人们常常犯的错误。
(图片源自网络)
一起来看看常见的道歉方式,是否让你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歉意:
“我很遗憾,你有这种感觉......”
“我很抱歉,你认为……”
“对不起,我做了某件事,但是……”
“事实上这没有什么,......”
“我不是完美的,......”
前两种更像一种无效的声明或者是一种断言,这种方式的道歉会给人一种零责任或者认为对方的想法是错误的感觉,这样的表达势必会让人感到厌烦。
而第三种道歉方式,当你说出“但是”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否定了整个道歉。任何以“对不起”开始的道歉都偏离了轨道,这并不能帮助你消除别人对你的误会或者你内心的歉意。
第四种道歉方式淡化事情的严重性以及自己要负的责任并不大,当接受道歉的一方听到这句话,只会让此时两人的冰点变得更低。
第五种道歉方式更是泛泛而谈,没有人在意你是否完美,或者你说一句“我搞砸了”就结束了这件事。事实并没有,对方要的是一个针对具体事情的道歉。
(图片源自网络)
02
如何完成一个“零”失误的道歉?
给大家一个范例,看一下哪种道歉更容易接受: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伤了路人,给人们提供两种道歉方式,
第一种:“很抱歉让你受伤了,我真心希望你能很快好起来。”
第二种:“真的很抱歉让你受伤了,这次事故是我的责任,我骑太快了,没有仔细看路,我带您去医院检查一下。”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杰尼佛.罗本诺尔特著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看到这两种道歉方式,有73%的被试表示可以接受后者。
仔细分析一下第二种道歉的内容,首先表明态度——认错,紧接着真诚的自责,进一步解释原因,最后给予补偿措施。这种方式的道歉就充分表明了道歉者的悔恨和遗憾,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同时提出补偿可以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
(图片源自网络)
03
掌握道歉的艺术,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健康
总之,要知道在需要道歉的时候,为自己的言行道歉这一定是正确的做法,但切记不要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这样会进一步拉开彼此的距离。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所造成的伤害,即使你不是故意伤害他们,你仍然可以对他们受伤的事实感到同情。
(图片源自网络)
一个好的道歉是你修复和加固关系的最佳选择,也能为人际关系带来安全感,帮助个体恢复自尊与尊严。
上一篇: 《优雅重启:节后回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