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你现在身处的环境满意吗?
这可能无法用简单的几个字表达清楚。
作为学生,你的成绩、你的校园社交、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实习实践,你满意吗?
作为职工,你的业绩、你的工作进度、你的职场规划、你的薪资水平,你满意吗?
作为领导,公司文化氛围、员工积极性、季度业绩、市场拓展,你满意吗?
对于这些问题,答案无非两种:满意 或 不满意。
至于原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都不是百分百满意的。或因为大环境影响、又或是和自己的期望值不符。
说到对现状不满,总会有人将它与“爱抱怨”划等号,认为抱怨现状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确实,与做一个乖乖的、听话的人相比,后者会轻松很多。
但实际上,如果将抱怨现状视为完全不可取的一件事,其实是种较为悲观的思考角度。因为对现状不满,也分两种情况:有所行动 和 不为所动。
后者——不为所动派——他们对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抱怨,就只局限在抱怨这个阶段。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到不公: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应得的收获;坦诚相待却遇上了阴险狡诈;出生就和别人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努力挽留了却还是留不住······
这类人看待问题过于悲观、也过于单一和片面。
他们很少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经验的积累;也很少在遇人不淑时还能坚定自我的价值和选择;没能留住一段时光或一个人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俨然忘记了曾经还有过美好的记忆······
事情不会完全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发展。换句话说,你没有完全的掌控力。任何事情,都会有两个结局,又怎么能在开始的时候就先入为主认定它肯定会是好的结局呢?
期望可以有,但不能在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变成一种执念。
(图片源自网络)
既然悲观的抱怨没有用,何不做一个行动派?
物质和精神的不满足其实是鞭策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不满于现状,才会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做出努力和改变。
人们常说的无欲无求之人,其实是很难跳出目前的“舒适圈”的。因为他们没有对现在的不满、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当下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里并不是要指出“无欲无求”有何不妥。相反,这是一种值得很多人学习的处事态度。尤其对于爱抱怨却不为所动的人来说,要么接受现实,要么做出改变。
(图片源自网络)
不论是预先设定好的目标,还是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设定的新目标,只要你认为还没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还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效果、还可以做出改变,就请在抱怨的同时,别忘了你还是一个行动者。
爱抱怨不是什么坏事。之所以抱怨,是因为心里有不满的情绪在。抱怨不仅可以帮助发泄负面情绪,还能敦促你朝着目标前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呢?
上一篇: 《优雅重启:节后回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