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厌恶”的学问

“厌恶”的学问

人有几种基本情绪呢? 说法不一。愤怒,悲伤,快乐,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怒、哀、乐”,除了这三种常见的情绪之外,被广泛认可的还有恐惧、厌恶、惊讶。这六种情绪汇集成了我们最常感受到的基本情绪。其他情绪如焦虑、紧张等,都是在基础情绪之上演变而来。

 

(你能准确识别上图的表情吗? 图源网络)

 

在这六种基本情绪中,厌恶是我们平时不太提起、也是感触颇为复杂的一种情绪。什么时候你会产生厌恶感呢?厌恶感对你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又是怎么应对厌恶感的呢?

 

有一位研究者,在她大三年级的时候,要做一项生物课实验。实验需要他们在学校的各个场所如食堂、操场、卫生间等地方取样,然后在样本中加入琼脂、营养等物质,观察微生物在琼脂培养皿中的生长情况。

 

几天后,培养皿的培养结果让人惊讶,又有点恶心。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来自自助餐厅的岩本,培养出了最多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只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消化这个事实,之后就又返回到自助餐厅,该吃吃该喝喝该唠唠,完全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

 

研究者认为,这个实验,更多的(巧合地)像是心理学的例证,因为就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实验样本量少、没有经过重复验证,很可能是无意义的(至少我们是这么说服自己的)。

 

“鉴于实验结果,我们需要合理化一个事实:即我们无法长期远离自助餐厅”。毕竟这里是我们的果腹之地。但意外地,研究者发现行动起来并不难,因为大脑的自动化连接太难客服了:说起厕所,就会想到是肮脏的,说起餐厅,就会想到是卫生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图片源自网络)

 

 

厌恶感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

 

什么是干净的?什么是肮脏的或令人厌恶的?这些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厌恶感无处不在。对不同性取向人群的厌恶感、对疫情期间外来食品的厌恶感、对特定地域人群的厌恶感,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厌恶这种情绪很有意思,虽然它的存在最初是为了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侵染,但它的影响却已泛化到生活各个层面。

 

厌恶已经从一种防止污染物的保护机制转变为一种社会道德行为制定规则的机制。

 

有两种层面的厌恶: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当某些事情激起“核心厌恶”时,我们的反应是使身体尽可能远离该物体,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或感染的机会。而当某些事情引起我们的“道德厌恶”时,我们倾向于通过远离他人来保护我们的“灵魂”免受污染。

 

厌恶感的分类

 

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是Rozin等人的研究,他们将厌恶分为四种:核心厌恶、动物天性厌恶、人际关系的厌恶、道德厌恶。

  • 核心厌恶:一种食物拒绝机制。与食物有关、有潜在的污染性、感到被冒犯。通常这三者共存的时候会激起我们的核心厌恶感。每种文化中,自己不吃的东西,通常都会被认为是有毒的或是恶心的。
  • 动物天性厌恶:任何能使我们想到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动物性本质的事——性、排泄、死亡。
  • 人际关系的厌恶: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尤其当对方是被认为在某些方面不道德的人。
  • 道德厌恶:违反“神圣准则”。

 

(图片源自网络)

 

 

面对食物潜在的被污染问题,人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框起来”。每次去餐厅可以发现,厨房永远都设在最里面,或者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看到我们的食物被别人触碰或被污染,真正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虽然现在有些餐厅将厨房透明化,例如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搭配透明的玻璃,或在厨房安装摄像头在用餐的大厅进行直播,但这对餐厅的要求极高。但凡有人在意这个问题,他就无法安心在这里用餐。

 

其实,厌恶这种情绪与文化有很大关系,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情感,而是需要通过很多学习。虽然婴儿会表现出某些拒绝食物的迹象,但更为复杂的和文化形式的厌恶直到孩子们开始如厕训练之后才会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才产生厌恶感?

 

有学者提出,原因之一是成人对污染的敏感性非常复杂,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想象那些看起来并没有被污染的东西的污染,毕竟我们不能在食物中直接看到微生物。孩子们不能像成人那样轻易地做出这样的跳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厌恶反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

 

存在即合理。从最初的防御机制,到现在的合理泛化,是不断进化和学习的结果。每种情绪都值得被包容,利用好了,才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上一篇: 冥想与大脑的和谐之舞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