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你所不知道的“双重态度”

你所不知道的“双重态度”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当你在散步时,有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站到你的面前,他手里举着标有“关爱残疾人,让整个社会充满爱”的宣传板,充满期待地问到:“哥哥/姐姐,请问您如果在马路上遇到一位残疾人摔倒了,您会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吗?”

 

你会怎么回答?

 

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斩钉截铁地给予肯定的答复

 

然而

 

你真的会这样做吗?

......

我们常说“要有自己的态度”,而“态度”这一词汇也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但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个体对于外界事物可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态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热门领域,多年来一直被研究者们所青睐。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其他个体或社会组织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其中认知是指对组织或组织的方针、政策、行为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是形成态度的基础;情感即对组织的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喜恶评价和情感反应;行为倾向则是对组织的行为准备状态。一旦人们的认知明确后,会演变为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会长期作用于人们的行为。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内隐社会认知,他们认为,态度既存在个体感知的到的那一部分,也存在被个体感知不到的一面,即所谓的外显态度以及内隐态度,基于这一理论,Wilson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式理论,个体对同一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即双重态度。

 

依据双重态度理论,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如通过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验,测查出公众对于残疾人有着积极的外显态度,同时却对其有着消极的内隐态度;同时,也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对于农民工有着积极的外显态度和消极的内隐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迫于很多压力而做出并非我们真实意愿的选择,目的往往是为了迎合社会和道德的期望,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社会赞许效应,也称为社会期望误差,指的是一些受访者为了将自己塑造出符合社会道德的正面形象,倾向于在调查中以不实意愿取代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以此来达到社会的期望。而事实上,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内隐态度往往很难改变。

 

试着针对某一事物进行思考,你对它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的?而你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又究竟是外显态度还是内隐态度呢?

上一篇: 冥想与大脑的和谐之舞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