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我们为何会帮助他人?

我们为何会帮助他人?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是否给别人提供了什么帮助呢?抑或是,别人在哪些方面对我们提供了帮助呢?相信此刻我们的脑中已经浮现了一些暖心的画面。帮助他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行为在心理学中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

 

 

社会交换

“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与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这是心理学中对亲社会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解释,获得回报,避免惩罚。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业形象,帮助同事能获得称赞或友谊,这些回报都是外部的。有时候我们付出是为了收获,因此我们会最热心地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价值感,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投身于社区服务计划等助人活动的年轻人,都发展了社会技能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然而这种社会交换理论也有不足,如果一个人志愿参加某公益活动,很容易让人把其富有爱心的助人行为解释为这样做能为其带来满足感。为什么交换理论会有这样的瑕疵呢?因为主张自我利益驱动行为的利己主义在社会中似乎是名声不佳的。其实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假如窗外一声尖叫惊动并困扰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视它为闹着玩而减少对它的关注,就会去查看一下或给予帮助,从而减轻我们因它而产生的痛苦。有研究发现,帮助他人也会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就像桑德森救了掉落路轨的小女孩后说的那样,“如果我没有设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一样站在那儿,那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了。”

坏心情-好行为现象

假设一个人正在因丢了100元而闷闷不乐,看到旁边一人手上拿的报纸散落一地,那这个人会比平时更可能去帮助他人吗?还是更不可能提供帮助呢?

乍一看,这问题很令人迷惑。将人们置于消极心境中(可以通过让他们阅读或想象不愉快的事情),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有时候则相反,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在混乱中找到一些规律。首先,那些发现消极心境减少帮助行为的研究通常涉及的是儿童;而发现增加帮助行为的研究则通常涉及的是成年人。那为什么消极心境对儿童和成年人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呢?利他主义对于成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可以带来自己内在的回报。献血者因为自己的献血行为而使自我感觉更好,帮人捡起散落物品也同样因为自己的帮助行为而使自我感党更好。因此,当成年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心境时,帮助行为(或其他任何改善心境的经历)都有助于抵消不良的感受。为什么这些在儿童身上不奏效呢?帮助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用。儿童读故事时,他们会认为不帮助别人的角色比帮助别人的角色更

快乐,稍大之后,他们才会转变看法。尽管年幼的孩子就能表现出共情,但他们并不会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帮助行为来自于社会化过程。

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现象”是存在例外的。如果我们产生的是愤怒这种消极心境,那我们是几乎不太可能产生同情的。此外,如果是极度的悲痛,例如沉浸在因死亡或分离而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对别人的付出。

 

 

好心情-好行为现象

人们在有好心情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也是心理学研究中十分一致的发现。比如我们收到了一份礼物或者为成功所激动时,我们更有可能帮助他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这个效应同时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不论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想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其他任何积极的经历。如果说“坏心情-好行为现象”是因为助人行为能缓解不好的心境,那在“好心情-好行为现象“中助人行为则会维持好的心境,反过来这种积极心境又会促使我们产生积极想法和自尊,从而导向更多的积极行为。

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按照这种规范,家长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西安地铁小寨站前段时间发生了这样暖人的一幕,一位六旬老人突发突发不适晕倒,当时临近晚高峰时期,这位晕倒的老人,引起了很多过路人的关注,地铁工作人员紧急赶去查看情况,听到车站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后,两位过路医护人员向老人伸出援手全程陪护,事后了解到这两位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并称“作为医护人员,遇到这种情况,义不容辞”。对老人提供帮助的地铁工作人与两位医护人员,他们除了有着路人的共同身份外,还有着作为员工的职责和白衣天使的使命。

但社会责任规范使得我们有选择地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似乎是:给予人们他们应得的。如果他们是受害者,他们就会得到全力的援助。如果他们的困境是自找的,如懒惰、不道德等,那么社会规范就会让他们自食其果。因此人们的行为反应与其所做的归因密切相关。

 

 

只要我们翻一番社会新闻,关于公交车让座冲突的新闻是层出不穷。大家的观点无非就是两方面,有一部分人谴责年轻人,小年轻身强体壮却不愿意让座,大呼社会的冷漠;有一部分人在呼吁,老年尽量减少卡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行,年轻人上了一天半也十分疲惫,揶揄老年人是车下方世玉车上林黛玉。两方观点各执一词,互相说服不了对方,最后还是炒作一团,难以收场。

其实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老年人在身体方面是弱势群体,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作为年轻人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更加符合社会交换理论,让座美德的收益最终难敌让自己更加疲惫的付出,从而不赞成让座。

 

上一篇: 冥想与大脑的和谐之舞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