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尊重是教育的底色

尊重是教育的底色

前段时间成都49中的学生跳楼的事情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在连续几日的谣言发酵中,大部分的人都在努力寻求一个真相。现在,真相已经明了!我们除了认识到在新闻事件中不信谣,不传谣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的是孩子的成长心理。

 

图片源自网络

 

 

有很多家长不禁会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孩子?

 

孩子的行为是错综复杂的,掺杂了诸多社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自己的意愿与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来共同构建的。其实,最重要的任务是落在父母身上。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教育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

 

图片源自网络

  • 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急败坏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很多家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总是被家人忽略,慢慢的,孩子也就接受了这种状态,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试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总是忽略自己反对自己的人沟通。

 

  • 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本着尊重孩子反馈的原则我们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否认、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积极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也是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家长分享,当问及时,所以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跟你说?我说了你也没听,也不懂,就是反对。”

 

图片源自网络

 

  • 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和孩子一同想解决的办法,并让孩子实践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支持,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是被尊重的,也能体验到晴子解决问题的乐趣。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 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需遵守“手表定理”。

上一篇: 愤怒是什么?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