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人格测试准确吗?

人格测试准确吗?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测试,比如常见的心理测试、人格测试、职业测试等等。有些属于趣味测试,很大程度上仅是“娱乐”性质,结果并不具有多大参考意义。而有些测验则属于专业测试,不仅测试本身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而且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参考性,甚至在临床上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

相信不少人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做过了类似的测试。那么你可能会问,这些量表测出来的结果可信度高吗?真的准确吗?以人格测试为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格测试,到底可不可信,准不准确。

人格测试,是个体通过对测试内多个描述性问题的回答,来了解自身人格特质或倾向。虽然测试只反映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但测评结果却能为我们的性格特质提供独特的解读视角。一个好的测试更是如此,不仅评估的维度多,而且描述更为全面详尽。

那么,什么是好的测试呢?或者如何判断一个测评是否足够科学和适用呢?通常,我们适用信度和效度来描述某个测评的“质量”。

图片源自网络

信度,反映稳定性或可靠性,指在假设特质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种方法对同一个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与之前测量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导致不一致性的情况很多,比如受测者的情绪改变、分心、或过度思考。基于足够的被试样本量,让被试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测评,以此来评估测评的有效性,当两次测试分数的相关性在0.8-0.9之间时,即视为该测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反映准确性或真实性,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除了人格测试外,目前几乎没有其他办法或渠道能对人格特质进行衡量,因此缺乏独立的标准来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所以人格测评的效度是间接评估的。不同人格测试之间的效度分通常在0.6-0.8之间,而与他评分数的相关度约为0.5。

图片源自网络

当一个测评有足够的信效度后,可以确定它给出的测评结果就是准确的吗?这个时候,不妨这样想一想:当我们生病去看医生,医生给出诊断意见后,如果你对医生的诊断有所顾虑,通常会告知你再找一位医生进行检查诊断。性格测评也是,要想知道测评反馈的准确性,不妨也去寻找“二次意见”,可以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自我报告,也可以是来自于另一个人的他评报告,又或者是借助其它的人格测试。

假设,某人格测试的信度是0.9,这意味你在两次测评中有75%的概率会得到相同的反馈,总分或维度分可能会有相对的变动,但变动幅度不会太大,不太可能出现从高分直接变为低分或从低分直接变为高分的情况。又或者,假设基于自我报告和好友评分的相关性为0.50,这意味着你和朋友的评分有50%的概率得到相同的反馈。

所以,得到不同关于性格特质的反馈,其实很常见。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你的性格,最好进行两次或多次测试,看看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你一直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这个测评可能是值得信赖的,结果也就更符合实际情况。

人格测试虽然也属于心理测量学中的一种,但其测量的准确性,是无法与数学或物理中的测量相比的。这不难理解,因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常复杂的,而人格特质只是对思想和行为广泛模式的概括。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格测试没有意义,相反,测试为我们提供了独特、有价值的人格视角。我们对自己人格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随意思考阶段,而是更具客观性和全面性。所以,不要在纠结某个测试到底准不准确,心生疑虑的话就多测几次,多问问身边的人,从他们的角度给出“他评意见”,这样我们了解的自己就会更真实。

上一篇: 冥想与大脑的和谐之舞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