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心理学大师哈洛:伟大的心理学研究者、嗜酒之徒、抑郁症患者

心理学大师哈洛:伟大的心理学研究者、嗜酒之徒、抑郁症患者

引子】他是一个伟大的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嗜酒之徒,一名抑郁症患者,他的研究设计很疯狂、很残忍,但研究的目的却是探讨爱;他研究爱但又爱得失败,关注亲子依恋,对自己的孩子却不闻不问……他是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的导师,也是史上著名疯狂实验的实施者,他是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1981)。

【成名作】哈洛给猴子做了两个假母亲,一只毛茸茸;一只冷冰冰。毛茸茸的有泡沫,外面覆盖着羊毛软垫,但没奶。冷冰冰的由铁丝做的,但胸部有管子,可喝奶。猴子会爱那位“代理母亲”?——猴子喝奶是喝奶,但喝完奶后立即黏着毛茸茸的妈妈。——哈洛矫正了传统的“有奶便是娘”的认知,孩子要喝奶,但更需要母亲温暖的怀抱。爱他就要抱抱他。

【改名转运】哈洛原名哈利•以色列,生性内向,一生中多次抑郁症发作。虽然在斯坦福读书,但名校学生个个能言会道,拙于言辞的哈洛很自卑,便跟老师讨论解决之道。老师掐算了一下他的生辰八字,最后说,你命里缺水,把姓改掉吧,叫以色列太怪了。——后来,就改名叫哈洛了。#改名是真,缺水是假#

【从鼠到猴】哈洛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其论文是研究老鼠的;毕业后工作到了威斯康星大学,学校给他安排了好多课不算,还没有老鼠养。没办法,就和自己的研究生马斯洛,对,就是那个人本主义的马斯洛一起,到动物园养了几只猴。猴的数量太少,没办法大样本对比组之类的,那就观察吧。爱的研究开始了。具体过程见下面几则:

【鼠熏系主任】哈洛以研究猴子著称于世,但他博士论文其实是研究老鼠的。工作后想接着搞然而新人给的实验室太小,老鼠笼子绊脚;后来在一间大楼顶层给了两间房,又酷热难耐,老鼠和人都受不了;后来又换到了地下室,但通风不良,楼上是系主任的办公室,这回老鼠受得了,系主任受不了了——负分滚粗!

【小猫跑得快】哈洛老鼠养不成,就养猫。按照巴甫洛夫那一套,把猫放在带电线的篮子里,先摇铃,后通电,猫就往外跳。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终于成功了,一摇铃猫就跳出来了。不过,太成功了,这只猫头也不回就跑出了门外,于是心理学家哈洛带着学生,满大街追猫。

【傻傻小青蛙】哈洛养猫不成养青蛙,还是按照巴甫洛夫那套,先摇铃,再电青蛙;不过青蛙太笨了,铃声与电击组合多次,条件反射始终没有形成,青蛙意志坚定,不电就是不跳。哈洛很郁闷,和朋友打扑克,一牌友说,要不你去动物园看看大猩猩吧——哈洛从此开始看猴、养猴、虐猴、研究猴了。

【研究缘起】历史上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简直就是水火不容,但对吃奶的问题上看法却有共识,均认为孩子恋妈,是因为有奶喝。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力比多最早由乳房所满足;行为主义认为乳房是婴儿的初级强化物。——通俗点说,两者都赞同“有奶便是娘”。——哈洛说,你们都扯,孩子要的不仅仅是奶,这就是哈洛关于“代理母亲”研究的缘起。

【华生养孩子】当时占据主流的行为主义者华生认为,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去抱他,表现好就拍拍他的脑门,或者握握手,孩子一出生就应该逼着他们自立。“接受过多亲吻的孩子,其人生之路必将有大的磕绊。”“在忍不住想拍拍孩子的时候,请切记母爱是一种有害的东西”——后来,华生的两个儿子都是抑郁症——所以,华生那套育儿法要小心了。

【养猴太费钱】总去公园看猴当然不如自己养猴,不过哈洛刚当老师资源有限,又内向不想求人,就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和学生一起改造了一间废弃的建筑,成了实验室,开始研究猴子。由于买猴子成本高,还常常生病,便自己配种养育猴子,实验室又比较拥挤,小猴刚生下来为防止交叉感染,便隔离人工饲养——猴子代理母亲的实验开始了。

【变态猴恋物癖】哈洛最初的目的是研究猴子的思维,调配出了许多营养配餐,猴子也养得又高又壮,不过单独饲养的小猴带到猴群中去时,却显得惊慌失措,智商情商都低。有的猴子还养成了变态的习性,如抓住一块尿布不放。难道柔软的尿布是妈妈的替代物,难道猴子天生有被拥抱的欲望?——于是研究,真这样。

【母子分离】哈洛的实验要把刚生下来的小猴母子分离,当母猴发现小猴不见的时候,一边尖叫,一边用头撞击笼子;小猴见不到母亲,也发出啾啾的叫声,焦躁恐惧,屁滚尿流——几天后,当小猴知道母亲不会出现的时候,他就开始对毛茸茸的类似母亲怀抱的布啊之类的感兴趣了——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人造强奸案】哈洛那些缺乏母爱的猴子逐渐长大,他们不会嬉戏,也不会交配。青春期来了,但不会搞对象。童年有创伤的猴子会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哈洛把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来交配,这些幼年失去母亲的猴子拼命抵抗,抓伤了公猴。——一定要让母后怀孕,哈洛发明了“强暴架”,霸王硬上弓,产下幼崽。

【恶母生成】那些幼年失去母亲的猴子在强暴架上受孕,也成为了母亲。但这些母亲的表现令人担心,她们有些杀死了幼猴,有写对孩子漠不关心,当然,也有一些表现还算正常。——哈洛的实验,促进了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每年都有人在他的猿猴研究中心前抗议。——残酷的实验,温情的结论。

【铁娘子】孩子遇到恶毒的母亲会怎样?哈洛为小猴子设计了一个“铁娘子”母亲,这些假的母亲会突然喷出钉子,或喷出冷气,或喷出凉水,小猴子无力抵挡,被抛在栏杆上无助哀嚎,但不管受到如何残酷对待,小猴子依然毫不迟疑投身加母亲的怀抱——孩子对母亲的爱如此顽强,即使遍体鳞伤!

【酗酒】从个人角度讲,研究猴子的哈洛本身的亲子关系就比较冷谈,自小缺乏母爱,这或许是他进行依恋研究的深层原因。当进行过猴子依恋实验之后,他便开始向公众宣传,爱在于抚慰,亲生母亲的养育可由代理母亲代替,小孩不需要母亲的照料。——不过,后来发现,由毛茸茸的假母亲带大的猴子出现了自闭的倾向,哈洛开始酗酒了,常常喝的烂醉如泥。

【给学生自由】虽然天天喝,人家也是博导了。哈洛对带的第一个博士要求也不多,一年也见不了几面,让他自己看猴琢磨去,结果这个博士很争气,给的自由多,最后成果也多,因为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那个。所以,不一定严师出高徒,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绝望之井】哈洛晚年的时候,因为自身的抑郁症,开始研究猴子的抑郁。他搞了一间黑屋子,把将猴子倒吊在里面长达两年,无法移动也看不见外界,只能从底部的一个容器中得到食物。哈洛称之为“绝望之井”。经过绝望之井的洗礼,里面的猴子都精神崩溃了,呈现近似人类的抑郁症状,哈洛尝试利用药物或者集体生活对猴子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再后来,哈洛患上了帕金森症。

【心理平衡了】对于猴子犯下的累累“罪行”,哈洛可曾忏悔?不,哈洛还是为自己找到了心理平衡,他对一名记者曾说,“您可以考虑一下,每只遭受虐待的猴子大概对应着现实中100万个受虐待的孩子。如果我能以论文阐明各种错误,由此拯救100万个人类孩子的话,即便使用十几只猴子也并不为过。”

【亲人之爱】哈洛关心母亲的爱,但对自己的孩子却表现出爱的缺乏,和第一任妻子离婚的时候孩子跟了母亲,因为他平时也没有什么照料。66岁,第二任妻子死于癌症,8个月后与前妻复婚。

上一篇: 冥想与大脑的和谐之舞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