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心理双重矛盾困境

心理双重矛盾困境

心理双重矛盾困境(Double Bino),一种不断发展中的具有交往模式之特性的概念。该交往模式通过两个过程把痛苦的“不成功”的情境强加给它的受害者;首先,以不同的交往标准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第二,阻止受害者辨别和评论该困境或者从中退出,最初,在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成年患者与其家庭的关系时,研究人员认为,心理双重矛盾困境与患者的精神分裂症有着因果关系,它是通过损害患者由交往而获得清晰意义的能力以及参与正常的社会性的能力而起作用的。

50~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市,G.贝利森、D.D杰克逊、J.哈利和J.威克兰德(1956)等一组临床心理学家和学者进行了形成这个概念的最初的临床研究,他们为发展家庭疗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并由此共同将一种交往理论的探讨引入精神健康领域。他们的工作强调,家庭内部如同个人的内环境,其内部平衡或达到稳定的过程调节着其机能活动并且为其生存作出贡献。在家庭内,交往为这种机能服务。

正如B.罗素(1910)所界定的,单一复合的人类交往可以包含许多不同逻辑类型的信息,时常包括着可能互相抵触或互相强化的彼此分隔的程式。例如,攻击性言论可以由传达“这只是开玩笑”的动作,姿势或声调来限定。甚至信息与周围事件的关系或者共同具有的以往经验都可能对信息的意义起作用。把这个多标准的信息完全翻译成词语,其意思可能是“我诙谐地假装攻击,因为在此情境下我们的关系会使你觉得有趣并对我产生好感。”

在人类受规章限制的相互作用中,交往具有规定人际关系性质和界限的实质性的责任。因此,每个人在某一特定的相互影响中适当地发挥作用。交往理论坚持认为,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每一相互影响都包含着某种提出或证实一种特殊关系的有关信息以及接受、修改或否定交往规定的反应。于是,家长通过责骂的行为,证实其与孩子的关系中具有责骂的权利。青少年和其父母亲之间怒气冲冲的相互影响完全可能与显而易见的争吵内容无多大关系,而更多地涉及正在形成和争议的关系的变化。

时常是非语词的、相当多的学习都牵涉到交往密码的翻译能力,尤其是各种标准之间包含明显而易见矛盾的那些交往密码的破译能力,比如笑着说愤怒的话。当意义不明显时,人们就学者转换用一种较抽象的标准,并且就交往而交往,由此澄清模棱两可的信息的意义。儿童最初缺乏这种能力;如果他们在学习如何习得意义方面受到阻碍,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成年期障碍。

心理双重矛盾困境包含一种依靠内部矛盾和阻断学习的有害的交往型式。正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研究所表明的,这种交往型式时常出现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之中,母亲似乎并不想要被理解;她们既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又不能抛弃这些孩子。心理双重矛盾困境描述她们暗中追求用互相表示爱的行为作伪装的疏远关系。这样的父母按某种标准似乎欢迎亲密,同时依照另一种标准却又否定这种亲密。作出亲近反应的儿童暗中遭受冷漠,努力退却的孩子与受到惩罚,孩子转换标准和询问相互作用之意义的努力同样遭受惩罚,从而损害了儿童形成并依赖现实印象的能力。

在单一的相互影响中,难以充分地描述心理双重矛盾困境这一不断发展的模式,以下案例说明了它的许多特征。有一位青年妇女因患精神分裂症而住院治疗。在病情好转以后,出院去商场买服装。然而,当她母亲看见她选购的服装时,当即表示很不满意,认为她选的服装像小孩子穿的,因而不让她穿这套衣服。接着,母亲再带她去商场选购,她按照母亲的意愿重新打扮了起来。 这回她的母亲满意地告诉女儿说:“好了,现在你看上去完全像个大人了”。经过这番折腾,她的病情又重了,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

此案例中超出精神分裂症问题的心理学研究由C。E。斯卢斯基和D。C。兰塞姆(1976)作了如下概括:母亲的言论听上去像是迫切要求女儿快些长大成人,然而这里面却隐藏着母亲断然拒绝女儿独立的行为,实际上母女关系可能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女儿应当是成人,因而是独立自主的。另一方面,女儿的所作所为像儿童,因而是依赖性的。母亲在对女儿独立性的活动作出的反应中,实际上是对独立的否定,而从未肯定过。在同一时间,母亲对女儿的要求是双重的,因而是矛盾的,独立与依赖,亲近与疏远,成年人与孩子,由此而导致女儿无所适从,作出障碍性的、精神病的行为反应。

上一篇: 健康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