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心理学历史上那些饱受争议的实验之斯坦福监狱实验

心理学历史上那些饱受争议的实验之斯坦福监狱实验

不论在哪门科学中,做实验都是为了对理论或者猜想进行验证,以科学的手段、严谨的实验设计来获得令人信服的证据。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的手段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不同于物理实验中的动量守恒定律验证,也不同于化学等实验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研究,心理学实验更容易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但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严格遵守了实验中的伦理道德条件,他们有的在打擦边球,有的就在黑白灰地带之间游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饱受争议的心理学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

排在小编心目中的No.1绝对是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主导的“斯坦福监狱实验”(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当好人置身于邪恶的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是邪不压正,还是正不胜邪呢?恶魔心理又是否是与生俱来?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如果有思考过但没有得到答案,那么“斯坦福监狱实验”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你的这个疑惑。

 

在津巴多的实验中,24名志愿者随机备被分为“囚犯组”和“囚犯组”,在模拟的真实实验环境中进行为期两周的监狱生活。然而,实验却在六天之后不得不中止,因为这个实验情境太过于逼真,对志愿者产生了太大的影响:虽然他们知道自己参加的是社会实验,但志愿者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令人唏嘘。仅在实验开始的第一天和谐就被打破,部分“狱警”就开始对“囚犯”实施一些惩罚动作,其中2个人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濒临奔溃便在两天后提前退出实验。渐渐地“狱警”变得更加残酷且开始虐待“囚犯”,而“囚犯”的态度从刚开始的反抗变为了后来的服从命令。即使津巴多在实验过程中给过志愿者“保释”的机会,但所有人还是默默选择再次回到“监狱”中去。关于完整实验过程,网上有很多供参考的资料,小编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标签”和“社会环境刺激”对志愿者在这次社会实验中的心态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实验中“囚犯”和“狱警”的这两种极端角色设定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潜在的威胁。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对“囚犯”和“狱警”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在11个维度上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囚犯”全程更多参与到的是被动的反抗,而“狱警”则表现的更加独裁专横、充满控制欲并对“囚犯”怀有敌意的。这种潜在的地位优势导致一部分“狱警”觉得虐待和惩罚是理所应当,而“囚犯”也因身份劣势自觉放弃抵抗。

社会环境的刺激

想象一下突然有警察进门把你从家中带走,然后被不明真相的邻居目睹了抓捕过程,之后被带到几乎完美复制的“监狱”。完整的逮捕和拘押过程,在“狱中”用编号代替名字并被铐上脚链,全套的警察制服和警具、防止目光接触的黑色墨镜,所有的一切都营造了一个几近真实完美的监狱氛围,这加快了志愿者速适应环境和自身扮演角色的速度。津巴多坚信是所处的环境让人发生改变,邪恶的环境会将人邪恶的一面激发出来。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津巴多深陷“典狱长“这个角色无法自拔。

实验被迫中止后,津巴多的实验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的同时引起了广泛讨论。一部分人说津巴多的实验太过残忍,将参与者置于这样的实验环境中给参与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违反了人文伦理道德;也有人说津巴多的实验虽不合规,但结果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其实很难去评判社说的对谁说的不对,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当津巴多夹杂着私心为了验证假设而去做实验时,我们就不能盲目说这个实验具有跨时代意义了。在津巴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停止实验后,实验团队对志愿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最大程度减小了这次实验给他们带去的伤害。

后来,这个著名的且颇受争议的实验被翻拍成了经典电影《死亡实验》,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找时间看一下这部电影,相信看完电影你会对菲利普·津巴多想在实验中传达的信息有更直观的感受。也欢迎读者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你的看法和意见!

下期小编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主导的同样饱受争议的小艾伯特实验。

上一篇: 健康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