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害怕社交?这可能不是内向,而是社交恐惧症

害怕社交?这可能不是内向,而是社交恐惧症

繁华的城市,拥挤的街道,熙攘的人群,是让你感到亲切满足,还是紧张恐惧?感觉一直很内向、不爱说话、没有朋友、不敢面对陌生人、人多的场合不敢去、社交场合中面红耳赤紧张发抖……这些症状也许不是因为你性格内向,而是表明你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最近,芬兰作家马蒂(Matti)的漫画《芬兰人的噩梦》让不少社交恐惧症患者或潜在患者找到了共鸣,在喜感文化主导的中国,似乎不喜社交已经被认定为是不礼貌,不合群,甚至是一个不好接触的怪人的表现。但其实真的只是因为有些人确实对社交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恐惧而已。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的出现恐惧、焦虑情绪,并对社交型场景持久、明显的害怕或回避。具体表现为害怕出现在有人或有陌生人的场合、害怕被人注意、会出现表情尴尬、语言组织不当、发抖、脸红、出汗或不知所措、行为笨拙等情况。

 

什么导致了社交恐惧症?

  1. 容易焦虑或缺乏自信,青少年时期遇到一些印象深刻的尴尬社交场合,日积月累,遇到有压力的社交场合就会很容易诱发社交恐惧症。
  2. 在某些特定社交场合出现过强烈恐慌或是非常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在此之后,每当遇见类似场合都会陷入再次恐慌,诱发社交恐惧症。
  3. 遗传或神经因素。

 

了解了社交恐惧症,来看看这本超级火爆又引发共鸣的《芬兰人的噩梦》描述了哪些噩梦般的社交场景吧。

 

怎么样,看完这些,有没有觉得自己也是一名“精芬”了?

 

Written by:毛怪

图片版权©归卡罗利娜·科尔霍宁所有

上一篇: 服装色彩:揭示内心世界的微妙艺术

下一篇: 没有谁不被別人评价的,但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