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怖症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怖症心理咨询案例

疾病分类: 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常见问题分类: 学习与就业问题;自我成长问题
治疗方法分类: 森田疗法;自信行为训练

姓名: 刘某     性别: 男     年龄: 17
教育程度: 中专  社会经济地位: 家境较差   婚姻状况: 未婚 
外在表现: 与人接触紧张不安六年余

表现出的问题:
    患者在1994年时,和奶奶一起生活,其奶奶脾气暴躁,性格怪异,对其不好,无故老打他,并且经常发怪脾气、骂街。邻居认为他不孝顺,患者觉得没脸见人,感到压抑、自卑、与人接触时紧张不安,说话不清,故而觉得自己有病,不善于与人交往。所以,在学校不愿和同学们来往,上课碰到老师提问时就紧张,怕出错,不敢回答,语文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想自己的"病",有时逃课。1996年,在家看电视时,看到男女亲密拥抱的境头,兴奋,有时手淫、遗精,而觉得自己有肾虚的毛病,以后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1999年冬天,在医院门诊购买"黛安神"2#/日,患者自述好转,但仍然怕见人,每晚胡思乱想,敏感多疑,认为世上没有好人,怀疑舅舅不是真心给自己看病,近来总做梦、心慌、头晕、见人紧张不安,现在和其舅主动来我院求治。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奶奶精神异常,脾气暴躁。其他成员父母二系三代内未见精神疾病史。

    同胞二人、排行老大,因母亲孕期患肺结核,并服药,而吃奶粉长大,生长发育正常,父母亲做生意很忙,全国各地跑,当患者小学三年级时,把他交给奶奶带。7岁上学,不爱学习,贪玩。患者病后学习不好,未上中学,1996年,父亲因车祸死去,患者自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病前性格:敏感、急躁、固执、自尊心强

    患者近来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因为父亲早亡。自己暗下决心,要把母亲照顾好,无奈因为“觉得有病”,而感到力不从心,不能照顾好母亲弟弟,心理焦急,而迫切要求把病治好。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1)促使因素: 与人交往时,紧张不安;

    2)先前因素: 性格敏感、固执;

    3)强化因素:受暴躁的奶奶的训斥太多,以至于没有自尊;

    4)社会文化因素:父亲早亡,作为老大,负有沉重的责任感。

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颅脑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1994年起自己主动求医,曾在当地“精神病院”住院2个月,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服"黛安神"无效,这以后见人不但紧张,而且头晕、心慌。在北京某医院做脑CT检查未见异常。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
    患者对社交场合强烈的恐惧;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晕倒、心悸、心慌、颤傈、出汗等;对社交情境极力回避;患者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病程达6年之久,自觉痛苦,并严重影响学习和社会生活,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可以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患者由于特殊的经历,在培养自尊心,需要"爱"的关怀的特殊发育阶段,受到来自看护者---奶奶的持续的训斥和虐待,造成自尊心的缺乏,人际交往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出现在社交场合的不自然状态,由于患者的敏感个性和该年龄阶段对与同伴交往的迫切需要,患者对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在意和重视,稍有一些不自然的表现,即认为"不正常"。患者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交往的表现,而不能自然随意地去交往。既而造成对交往表现的过分关注,渐成固定症状,而对社交感到恐怖。治疗的关键,在于克服对社交场合中自己表现的过分关注,忍受社交场合中的不好表现,所带来的痛苦和焦虑,顺应自然,保持正常的日常交往,对焦虑体验不逃避,不抵抗。森田疗法是其社交恐怖症的适应症。然而,由于患者年龄偏低,对森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配合行为的矫正训练。特别是自信行为训练。由于患者年龄偏小,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森田疗法进程中,准备期相应延长,达十天之久,有助于克服他对治疗的恐惧和担心。绝对卧床期,患者愿意卧床,出现无聊,想活动的时期较晚,相对延长,达十四天。轻体力工作期和重体力工作期,由于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不够积极主动,需要不断地督促和指导患者以劳动和活动为中心。患者能够从劳动中体验到乐趣和信心。 并且指导启发患者"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忍受交往过程中的焦虑体验,而坚持日常的交往,克制逃避社交行为成为症状的主人。并且要求患者逐步做到"寻找痛苦,为所怕为",越是容易紧张焦虑的场合,越要尝试接触,慢慢实现在容易紧张的场合下,也能忍受焦虑不适,坚持劳动和一般性接触。 做到"顺应自然,超越自我",接受自身的各种症状和烦恼,积极从事有意义的活动。

    患者在森田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症状的反复,这是由于年龄偏小,情绪和个性不稳定所致。针对这个治疗的这些特点,在重体力劳动期,适当地合并使用了"自信行为训练"的行为矫正治疗。针对患者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事后又觉得"窝囊无用",使得他更加不敢与人接触的特点,在自信心训练之前,首先说明患者接受某些自信行为的合理性,说明人们需要遵守社会的生活规范,在顾及别人需要的同时,也考虑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意愿。然后帮助患者将这种思想转化为行动,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强化与指导的技术,让患者学会自信地与人交往。在精心设计的生活模拟情景下,治疗者示范自信行为的表达,并对患者扮演角色的自信行为进行鼓励和强化,而逐步学会表达自信行为。患者逐渐领会如何表达自信行为,,在与人交往中,变得越来越主动大胆,积极自信,同时也受到了积极交往带来的乐趣。  在生活训练期,让患者主动去商店购买生活用品,故意讨价还价,与售货员讨论;要求参与病区有关小组讨论,鼓励发言等,如此以扩大交往范围。对这些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得失,进行记录,在治疗者的指导下,反复模拟,尝试,直到自如表达为止。

专家点评或综述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求患者忍受痛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到"忍受痛苦,为所当为",而且要主动积极地做,越有症状,越去行动。患者在积极从事有意义的各种活动的同时,还应主动接触引起恐惧、焦虑、紧张的社交场合及社交机会,即"寻找痛苦,为所怕为"。接受自身的各种症状和烦恼,积极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克制逃避社交行为,成为症状的主人,做到"顺应自然,超越自我"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年轻患者,行为疗法的应用往往能起到理想的结果,这个年轻的社交恐怖症患者,其核心的问题是因为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信行为,却又对"自信、大胆、有力量"的表现特别渴求。患者成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治疗者通过循序渐进的的自信心训练,将观念转化为行动,让病人的自信行为象血球越滚越大。

自信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强迫患者在生活中表达自信行为,要一步步引导。让患者在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中进行;
    2、 训练前一定要尽量将原理解释清楚,了解自信行为的必要性和学会自信行为的可能性等等;
    3、 制定训练计划时,周全考虑各种可能的后果,想出相应的应对行为,促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强化;
    4、 除了人际交往中的自信表现训练,还应尽可能包括情感交流、对抗行为、爱的行为等方面的自信训练。

上一篇: 什么是刻板印象?

下一篇: 心理咨询师手记:有个暗恋对象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