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

“抑郁”因子来自于哪里?

“抑郁”因子来自于哪里?

前两天和一个来访者聊天,他说到自己曾经总是迎合别人,别人说的话他从来不反驳或者提出疑问,只是默默执行。曾经他觉得这样没什么,自己也甘之如饴,但是后来慢慢的变得会为此感到生气,甚至有时会觉得压抑。

 

这只是一个例子,那么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吗?答案是一定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抑郁其实是一种现代病,。为什么这么理解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美国黑人奴隶时期,他们没有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以及自我认同感,他们在白人的奴役下,甘愿进行生产加工甚至更加卑微的事情,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产生抑郁情绪,那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黑人群体的相互支持,才会让他们在奴隶的身份下感到一丝安全感。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奴隶有能力脱身。

 

(图片源自网络)

 

现如今,一个群体想要独善其身,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完全隔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各种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傀儡,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到依靠。也就是说,他要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情感,并有能力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对于一个人而言他所在的社会存在的价值观是具有多元性的,他没有能力让这种多元性变成同一性。在这种交织的多元性中,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抑郁情绪甚至是抑郁症。

 

如果我们将这种情况放到孩子身上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孩子只会偶尔迎合一下他人的需求,他们身上潜藏着一种抵制这种行为的力量。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的时候,他们内心的这种力量会和自己新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并且时常与家长相背离。他们试图将自己打造成这样的人。但往往由于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与情感,造成他们以旧的迎合父母的方式来迎合自己的新形象,这就产生了第一层矛盾。而当他们想要获得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或者想被自己的群体认可,他们就会否定自己的真实自体,这是他们产生的第二层矛盾。这种矛盾就会产生抑郁,并且这对抵抗抑郁毫无益处。因为这种“理想化”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他自己不了解也不爱自己。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客体的爱。

 

(图片源自网络)

 

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理解这样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成长在一个完全父权主义的家庭环境中,她母亲对父亲百依百顺。她从小看这样的家庭,十分厌恶,并且逃离。为了解脱这样的家庭,她嫁给了一个卑躬屈膝的男人,她老公甚至容忍她带其他男性回家中。表面看起来,她与母亲经历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生活中,她不允许自己表现出嫉妒与温柔之情。她想与许多男人交往,但不与他们培养情感,让自己感到像个男人一样独立自主。甚至允许自己的朋友虐待和侮辱自己,她不会因此生气反而压抑自己的委屈与愤怒感,只是因为她个体为了追求前卫的思想与开放的行为。即使这种“前卫”也无法抹去她的顺从,这和她的母亲没有区别。因此,她会沉浸在严重的抑郁之中无法自拔。

 

(图片源自网络)

 

第二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黑人男性,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母亲很传统,她会严格遵循着某些传统习俗,并且决不让孩子感受到自恋需求,更谈不上让孩子表达出来。直到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前,母亲都会定期抚摸儿子的生殖器,据说这么做是遵循医嘱。长大后,儿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另一个发达的国家,远离母亲的世界,娶了一位迷人的白人女性作为妻子。婚后,妻子不断折磨和贬低他,让他感到不安。他的内心虽然无法忍受,却又不离开她。他最初想借助其他圈子里的人跳出父母的社交圈。他虽然摆脱了母亲,但只要他无视自己而是那段情绪感受,他就会一直受制于俄狄浦斯期的母亲形象,而他的妻子在他的生活中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咨询后,他成功体会到了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他满怀痛苦地意识到,他小时候对母亲既有钦佩感也有被母亲利用的感觉,既爱她有很她。治疗的最后,他从自己矛盾中解脱,他与妻子离婚从妻子的变态行为中走出来,也看清了自己的妻子善与恶。

上一篇: 什么是刻板印象?

下一篇: 心理咨询师手记:有个暗恋对象挺好的!